58心得网 >工作计划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5篇

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课堂的节奏,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务必要考虑讲授内容要点,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民间体育游戏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5篇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篇1

阶段目标:了解河南人的性格。1.方言导入:

(一)通过模仿河南话,了解河南话的特点。学生模仿一句河南话。

1.师生问好

师:“刚才咱们的问好讲的是普通话,那现在我说一句话,你们猜猜我是哪儿的人?

用河南话说“大家好”

生:“河南话。”

2.师:“中,俺家的孩子真棒!这是哪的话啊?”

生:“也是河南话。”

3.师:“那咱们说两句河南话吧。师带学生说“中,俺家的孩子真棒!”

师:“你们学的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河南方言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总结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你们听得出来吗,河南话有什么特点啊?”

生:“豪放,豪爽。”

2.师:“是啊,河南人说话和他们的性格一样豪爽!”

2.感受歌曲

阶段目标:找出歌曲中的7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1)聆听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的情绪。师板书写课题,学生谈感受

1.师:“那咱们听听河南民歌中是不是也体现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性格,今天,咱们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说一遍。”

生:“编花篮”

2.播放音乐,聆听后,师:“说说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高兴,豪放。”

(2)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并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

1.师:“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我特想给你们唱一段,怎么样?”

范唱后,师:“我唱的怎么样?哪唱的好?”

生:“表情好,吐字清楚。”

师:“我唱的有河南味儿吗?”

生:“有。”

师:“你们知道河南在我们国家什么位置吗?”

生:“黄河以南。”

(三)了解河南中原地区的相关音乐文化

2.师:“对,河南是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在过去呀,河南话就是我们的普通话。哎,那咱们也

用河南话说说歌儿里的词儿吧?”

(4)学生模仿演唱歌曲第一句,体会河南方言的语调和民歌旋律一样

师先带生用河南话读“编编编花篮”,再唱“编编编花篮”

1.师:“你们说,这个“编编编花篮”读的和唱的像不像啊?”

生:“像。”

师:“这是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语调和民歌的旋律是一样的。”

(五)感受7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做一下练习

1.师用手比划唱“编编”,

师:“编”有个什么啊?”

生:“有个小弯儿、”

2.师:“那咱们听听这个小弯儿是怎么来的,秘密在这呢。”(师弹琴71,生听)

3.师边弹边问学生:“这小弯儿出来了吗?这个小弯儿是哪个音啊?”

生:“7”

师:“有了7,河南味儿就出来了。71也是河南民歌的特点,咱们在五线谱上找找7的位置吧。”

4.师先带生唱12356无声调式音阶,并问学生12356在民歌中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5.加上7之后,唱六声调式音阶,介绍7是变宫音,师唱歌曲最后一句乐谱,

师:“结束音落在哪个音上了?”

生:“1”

师:“叫什么调式?”

生:“六声宫调式。”

6.师:“这首歌曲还有很多地方带有7,不信咱们唱唱(师唱前面部分,生唱带有71的部分)

师:“是不是有很多71啊?体会到河南味儿了吗?”

7.师:“分小组自己唱唱乐谱,重点认认带7的小节。”

生分小组自主识谱

8.师:“咱们听听哪个小组唱的好,我需要一个小钢琴师弹伴奏(只弹主和弦146)

师生评价哪个小组唱的好

9.全班唱乐谱

设计意图:通过深挖7这个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里带有7这个音的特点。

3.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唱会唱准歌曲

(1)读歌词

1.师:“你们听说过河南的牡丹吗?河南的牡丹甲天下,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啊?”

生:“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编着好看的花篮去山上摘牡丹。”

师:“她们这时候心情什么样啊?”

生:“高兴激动。”

师:“那咱们也用高兴激动的心情读读歌词吧。”

(2)聆听范唱,重点聆听吐字,咬字。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每句结尾字的发音规律,总结民歌的押

韵。

1.师:“咱们赶快听听歌曲,重点听它的吐字和咬字。”

2.师指着歌词中的“篮,山,丹”,生读这几个字,

师:“这几个字的押韵母音都是什么?”

生:an

师:“怎么把an母音唱好?我来唱两个,你听听哪个好听”(师唱不带an母音和带an母音的)

生:“第二个好听。”

师:“第二个咬字靠前,位置靠前,那你们唱唱。”

师:“像我一样提眉毛,提笑肌。”

(3)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出两个乐句的韵味与情感

1.唱完后,师:“有句歌词重复唱了两遍,为什么啊?找找那两句”

生找出“朵朵花儿开得艳”

师:“歌词一样,哪不一样?”

生:“旋律和节奏不一样,第二句有附点节奏,而且音高跨度大

师:“附点的作用是什么啊?”

生:“夸张唱”

2.师:“那夸张唱唱,强调牡丹花开的很美,这遍唱要注意什么呢?”

生:“吐字咬字,提笑肌,夸张唱附点节奏”

(4)教师范唱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一句,引导学生感受豫剧中甩腔的演唱方法,同

时了解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河南啊,出了很多大英雄,其中有一位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最后成了一名大将军,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里有一句这么唱的(师范唱)

2.师:河南歌曲中好多带有“嗨嗨”,“嗨嗨”叫甩腔,歌曲中你能找到哪有甩腔?”

生:“最后一句,哪哈咿呀嗨”

3.师:“起立,插腰,咱们找找甩腔的感觉,肚子鼓鼓的,涨涨的。有这感觉吗?”

生:“有”

师:“甩腔体现了河南人什么性格来的?”

生:豪放

4.师:“那你们试着唱出来。这遍唱该注意什么?”

生:“甩腔,吐字咬字,附点要夸张”

(5)教师用不同变化唱歌曲一段,学生感受哪个好听

1.师:“我想给歌曲加点变化,你们听听哪个好听。”

生:“有力度对比的好听”

师:“咱们唱唱有力度对比的。”

设计意图:采用师范,模仿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曲拓展:加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进来)

阶段目标:学生感受体验简单二声部带来的和声效果

师生合作,学生唱主旋律,师唱71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使短小的歌曲变的丰富,锻炼培养二声部歌唱的能力。

5.结束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河南民歌有了一些了解吗?体会到河南人性格豪爽了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好听的地方民歌,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好,下课。”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脚背外侧传球的动作要领,85%学生掌握并运用脚背外侧传球技术动作。

2.通过趣味游戏、小组练习,学练结合的过程,发展动作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形成乐交善友的良好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支撑脚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脚触球的部位。

?难点】

支撑脚的站位、踢球腿的摆动路线。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情景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哪些足球明星呢?嗯,这位同学说他知道“c罗”。有些同学说梅西。看来大家都知道很多的足球明星,同学们,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星,是因为他们精湛的足球技术让球迷为之折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足球技术中的脚背外侧传球,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的足球技术能有所提高。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运球慢跑游戏—“最佳过人小能手”。

组织教学:学生每人脚下持1球,四列横队向右转,一排带球跑,二、三、四排紧随其后,老师在队伍旁侧进行提醒,在运球慢跑环节过程中绕过相关障碍物,完成整个运球慢跑环节,最后慢跑结束时鼓励全体图形跑过程中的团结协作意志品质,运球慢跑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注意安全。

2.配乐健美操:侧并步练习、交叉步跳练习、v字步练习、并步跳练习、吸腿跳练习、放松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专项练习

每人一球运球游戏。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脚背外侧传球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学生回答:直线助跑、踢球的后中部、动作连贯。

组织教学:队形用四个横排,1、2排蹲下,3、4排交叉站立进行示范。

2.讲解

脚背外侧传球共用助跑、支撑脚站位、摆动、踢球、随前动作五个重点动作组成。

(1)助跑:直线助跑,速度和距离要适宜。

(2)支撑脚站位:支撑脚踏在球侧方约一脚远处,脚趾对准出球方向,支撑腿的膝关节微屈,重心稍向下。

(3)摆动:以膝关节为轴,摆动腿膝关节弯曲,迅速前摆。

(4)踢球:脚踝保持紧张,脚背外侧对准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

(5)随前动作:踢球之后,随球跟进。

3.练习

(1)无球动作模仿练习,体会动作整体感觉。(“足球新秀”训练任务)

组织教学:呈体操队形进行无球动作模仿练习,铺设情景为“足球新秀”训练任务,要求:助跑步数要合理、随前动作要自然。

纠错:斜线助跑的错误路线,强调规划路线,让学生进行多次练习,形成惯性运动思维。

(2)两人一组固定球练习。(“足球小将”训练任务)

组织教学:由学生自行选择形成两人为一小组进行散点练习,要求踢球时球的部位以及脚的部位,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通过口令“1、2、3”进行练习(1:助跑2:支撑脚站位3:踢球)。

纠错:支撑脚站位离球较远或者较近,教师可以在球侧标好站位点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强调抬头练习。

(3)两人一组传球完整动作练习。(情景铺设:“足球小明星”练习赛)

组织教学:维持之前两人一组分配,在半场区域形成面对面5m进行传球比赛。在练习比赛过程中,老师会巡视指导,强调在练习中要动作连贯,进而选拔出传球次数最多的优秀学生小组进行展示。

(4)游戏—“谁是足球宝贝”足球传抢接游戏

组织教学:10人为一个大组,选出两名抢球队员,其余人形成圆圈趋势,抢球队员抢断球之后由传出该球的队员上场成为抢球队员,传球次数多的大组为获胜大组。

4.检验—优秀学生小组展示:(情景铺设:“超级足球小明星”技能展示)

5.教学比赛—传球比赛(校园传球联赛—最佳两人组)

组织教学:全班学生按照之前两人一小组进行传球比赛,传球次数多且在传球中用的脚法多的小组即为获胜小组“最佳两人组”。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朗诵“八段锦”进行全身关节放松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呈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回收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四、场地器材

足球场半场,器材:足球40个。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45%;平均心率:130~135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面试过程: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7.中职文化课(公共科目)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报考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日语(中职文化课)、俄语(中职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考生面试时,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时间5分钟。

8.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篇3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河南民歌的(怎样的)特色,有进一步了解河南地区独特音乐风格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对比、表演、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并能积极地学唱。

3、知识与技能:在充分的聆听过程中分析乐谱,并能唱出河南民歌的韵味;在学唱过程中掌握甩腔、装饰音和滑音的唱法。(怎样的音色——比较准确地,怎样的情绪)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充分地挖掘旋律特点、歌词特点,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错误。难点应该具体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编花篮》伴奏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二、导入新课

1、引出河南

师:相见是缘,很高兴能给我们501班的同学上课。希望我们一起轻松快乐的度过这宝贵的四十分钟好吗?那就拿出你们最好的状态吧!干老师觉得你们很中!唉?有些同学皱着眉头,知道我在用哪里的方言在向你们问好吗?我用的是河南方言(用河南话),意思是说你们很棒!

师:今天啊!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河南。

2、介绍河南的三大特色

师:同学都知道河南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那里可是咱中国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所以河南的方言就特别讲究“字正腔圆”。而且哪里人们的性格也十分的豪爽、热情!那么想了解河南就必须了解河南的三大特产。

(为下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ppt:三大特产】

1)了解河南豫剧

师:第一大特产河南豫剧,你们听过河南豫剧吗?

生:或有或无

师:如果你没听过可是太可惜了,它可是我国的名戏之一啊!那么既然今天来了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师演唱河南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知道老师唱得是谁吗?哪位女英雄?

生:花木兰

师:老师带了的就是河南豫剧《花木兰》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2)了解河南牡丹

师:河南不但有如此有名的、有特色的戏剧,河南的洛阳还被誉为牡丹之乡。你们可知牡丹被喻为我国的什么吗?

生:国花

师:牡丹号称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而河南洛阳的牡丹更是雍容华贵、艳而不俗、娇而不媚,相当的漂亮。这光说啊太虚了,正所谓眼见为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

?ppt:边听《编花篮》伴奏,边欣赏牡丹花】

师:牡丹花美不美?漂不漂亮?

生:

师:唉?正是因为牡丹花如此的美丽、漂亮。所以河南人们也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编个花篮去摘牡丹。为了表达他们喜悦、开心的心情,他们嘴里还哼着小曲。这小曲也就是河南的第三大特产——河南民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编花篮》

师:他们哼的这首河南民歌干老师也会唱,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俺的机会露一手或展示一下?

生:

师:那么干老师唱完,请你们来评价一下,觉得我唱的中还是不中,好吗?

?师表演唱《编花篮》的第一段】

师:俺唱得还中不?

生:

师:那给俺点掌声吧?

师:听了你们的鼓励干老师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

2、了解河南民歌的分类,并了解《编花篮》属于河南小调。

师:其实,这河南民歌还可以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和小调。那么刚才干老师所唱的这个《编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请同学们静静思考一下!知道了吗?或下面同学们仔细得看看这三类的定义,想一想这首《编花篮》是属于哪一类呢?如果你有答案了请举手!

生:如果说山歌的话

师:唉?他们是在辛勤的劳动吗?编花篮是为了什么吖?

生:摘牡丹

师:所以应该属于哪一类呢?

生:小调

师:唉?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那么也就不难看出小调应该是来源于作曲家的冥思苦想,还是来自与民间呢?

生:民间

师:那么河南民歌会不会受当地的方言的影响呢?

师:同学们的思路相当正确!!河南民歌的确与当地人们的方言密切相关。那么如果你想学好河南民歌就必定要对那里的方言有一定的了解。没关系,接下来干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说上几句河南方言(河南话)。别担心一点都不难,干老师这里有两个窍门:第一,刚才干老师提到过河南方言有什么特点?“字正腔圆”很简单,这里有个牙关,只要你在说河南话时尽量把牙关打开,在嘴巴里咬字就可以了!比如我们都讲:你说,而河南方言应该是“你说”(河南话);第二个窍门就是河南的声调与我们平时的声调不同,你说是三声和一声,而河南方言中你说(河南话)是四声和二声。

3、学说河南方言——歌曲的前三乐句

师:了解了这两个窍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说几句,先听老师来说一遍,同学们也练练自己的牙关、咬字。

?师用河南方言说前三乐句】

师:下面同学们来小声试试看

生说河南话

师:看来没什么问题,来!拿出你们的自信,背挺直!准备:牙关打开,嘴巴里咬字起

生说河南话

4、学唱前三个乐句

1)听范唱前三乐句,发现河南方言与河南曲调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提到河南方言与河南的曲调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他们的密切程度到底有多少呢?听完干老师的范唱,请你给他们的密切程度打个分!

?师唱前三乐句】

师:如果十分满分你准备打几分呢?

生:

师:看来他们的关系切实是非常的密切。那么既然我们方言会说了,学唱也就不成问题了。

2)听伴奏默唱

师:首先我们先来跟着伴奏来默唱一遍,知道什么是默唱吗?但是干老师还要加一点,就是练习咬字,明白了吗?

?师伴奏、学生默唱】

师:有些同学咬字练得很到位,希望唱时也能保持

3)小声唱旋律

师:那么下面小声地唱唱看

?师伴奏、学生小声唱】

师:还不错

4)学唱倚音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个音乐记号叫什么吗?

生:如果小声回答

师:你的答案很准确啊,不大声说出来多亏啊!它就叫做前倚音

师:那么前倚音应该怎么唱呢?唱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迅速,快一些(如果回答不出用声音和手势提示)

师:很好,应该迅速一些、快一些!编编(师唱)跟老师来试试看生唱:编编(如果还不够快再引导一次:再快一点试试)

师:很棒

5)学唱下滑音和了解押韵的特点

师:同学们看这里有几个乐句?

生:三个

师:那么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呢?仔细听听看你能发现吗?

?师范唱】

生:往下唱等等

师:那么你们知道什么音乐记号要求我们往下滑着唱得呢?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三人合作用脚编花篮,练习单脚跳,发展平衡、协调能力。

2、尝试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编花篮。

3、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游戏示意图、音乐磁带、布置花卉展。

三、活动过程:

1、热身:参加花卉展。

师:秋天到了,花博园里的花都开了,叔叔阿姨要办一个花卉展,邀请你们去参加,你们愿意吗?(听音乐做热身)

走(踏步)——骑车——跳过小水洼(单脚跳)

2、学习新游戏:编花篮。

(1)师:花卉展还没开始呢!我刚接到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们缺了很多的花篮要进行花篮表演,想请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做一个花篮)怎么做?

(2)出示示意图,幼儿探索玩法。

师:老师想了个好办法,用我们的身体来编一个花篮,瞧!这个花篮是怎么编的?几个小朋友一起编?

教师小结:原来这个花篮是由三个小朋友合作的,用脚勾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花篮。

师:请你去找两个好朋友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

师:你们编出花篮了吗?(请编出来的小朋友展示)你们在编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3)教师讲解游戏。

师:三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第一个小朋友把脚勾到自己的手上,脚底朝上,第二个小朋友把脚勾到第一个小朋友的脚弯里,第三个小朋友把脚勾到第二个小朋友的脚弯里,第一个小朋友再把手上的脚勾住第三个小朋友。

注意勾的时候脚底要朝上,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脚底贴了一个大苹果,在勾的时候要看到你自己脚底的大苹果才行哦!这样就编成了一个花篮了。怎么样让我们的花篮动起来呢?配上一首好听的儿歌就更完美了:编编编花篮,编出一个大花篮。

(4)你学会了这个本领了吗?请你再去试一试。要把好听的儿歌念出来哦!看看哪一组的花篮编的最牢固。

(5)尝试多人合作编花篮。师:刚才我们是三个小朋友合作编花篮,那还可以几个人编呢?请你去试一试。

(6)刚才有的组是4个人编成了一个花篮,有的是5个人编成一个花篮,你觉得我们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能不能编成一个超大的花篮呢?(幼儿尝试)

3、游戏创新玩法。

(1)创编游戏新玩法。

师:我们刚才用脚勾在一起的方法编成了花篮,那请你想想除了用这个方法,我们用脚还能怎么编花篮呢?(幼儿讨论)

师:请你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办法?请你去找好朋友试一试吧!

(2)谁愿意把你想到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呢?我们来学一学这个方法。

4、结束活动。

师:请大家原地休息一下。(播放舒缓的音乐)

今天我们用脚编了花篮,那除了脚我们还能用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编吗?(边听音乐边做)

师:小朋友都很棒!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现在我们去参加花篮表演吧!

民间体育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设计思路:

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物质准备:

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4、游戏"叫号接棒"队形:四散反思:

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体育科工作总结5篇

初中体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5篇

体育实习教师心得体会5篇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计划5篇

体育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推荐5篇

当体育实习老师的心得5篇

体育部2023年工作总结通用5篇

高中体育教研工作计划5篇

体育校本研修总结5篇

体育委工作计划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395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