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心得网 >工作计划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7篇

教案起到规范教学活动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引起重视,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重要依据,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7篇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分角色表演故事,并用生动的语言续编故事。

2、知道知错能改,不能犟脾气,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活动准备:

课件《爱发脾气的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爱发脾气的`小老鼠》

1、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幼儿欣赏。

2、教师:故事里的小老鼠爱发脾气表现在什么地方?

3、教师:故事中的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教师可请幼儿模仿,点击【故事教学】中各个动物,如"兔大婶、清洁工小猪、山羊公公、狗哥哥"动物会重复故事里说的话。

4、教师:你觉得小老鼠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平时在家里,你们有没有像小老鼠那样犟脾气的时候?结果怎样?你觉得这样好吗?以后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5、小结:谁都难免做错事情,但是知错就要去改正,不能像小老鼠这样犟脾气,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你才会开心快乐。

二、续编故事《小老鼠改脾气》

1、教师:小老鼠一直往东走,结果遇上了很多困难!你觉得它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2、教师:坏脾气的小老鼠吃尽了苦头!它终于决定要改脾气了!小朋友们,你们替小老鼠想一想,它要怎么才能改掉坏脾气呢?

3、教师:改了脾气的小老鼠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大家会喜欢它了吗?

4、引导幼儿用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回答续编进故事《小老鼠改脾气》。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感受交流的快乐。

2、观察身边有趣的事物,发现面包的外形变化,大胆进行想象。

3、积极参加操作活动没,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活动中的食物有所认识

2、故事课件、各种面包、各色糖果、果酱;消毒毛巾;做好洗手准备。

3、多媒体教室

活动过程:

一、魔棒变变变

(教师心语:小班幼儿喜欢猜想,他们的想象也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这里是以魔棒变变变为情境,引领孩子进入活动。)

1、好吃的面包

——每个幼儿尝一小块切碎的面包。

师:刚才你们吃的是什么?你们还吃过什么味道的面包?吃过什么样子的面包?你们知道刚才的面包是从哪来的吗?

2、神奇的面包

——教师出示小魔棒

师:今天我要教你们用魔棒来变出好吃的面包,和我一起念咒语吧!

——在教师和幼儿的“魔棒,魔棒变变变”的咒语中,放映不同形状面包的幻灯,教师逐一提问。幼儿观察、想象并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看看这块面包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方形的?

师:三角形的面包真有趣,你能用身体变出一个三角形的东西吗?

师:让我的魔棒给你们一点魔力吧,看谁能变出更多不同的东西。

师:这块面包和刚才看到的面包有什么不同?你知道面包中间的心型是怎样变出来的吗?

——教师提供一块面包和一个心型模具,请个别幼儿演示。

(教师心语:好的提问应层层递进,并能很好地推进幼儿的活动。在引导孩子的认知过程中,尽可能地寻找时机,丰富孩子的知识。)

二、动物朋友的面包

1、熊妈妈的早餐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猜测故事的情节。

师:熊妈妈做了三份面包早餐(分别是一块、两块、三块),它们到底是给谁的呢?为什么?

师:熊爸爸大口吃起了面包,猜猜被熊爸爸咬过的面包会变成什么样?

——请一名幼儿现场模仿熊爸爸吃面包。将面包变换角度,引导幼儿想象被咬过一口的面包变化。

2、动物朋友来品尝

师:熊宝宝想请它的动物朋友一起来品尝好吃的面包,熊妈妈会同意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

师:你知道这些面包都是为哪些动物朋友准备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夹在面包中间的水果、青菜等食物,来猜测相应的动物,如:夹有香蕉的面包是为猴子准备的。

(教师心语:小班是幼儿言语习惯养成的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我设计了他们喜欢的故事环节,来帮助幼儿大胆表达。)

三、快乐面包坊

——请幼儿观看趣味面包的幻灯,教师出示制作材料,交代制作要求。

幼儿分组尝试自己动手制作趣味面包。

——将幼儿制作好的面包造型,投影成幻灯,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制作过程。

活动延伸:

1、将自己做好的面包,与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分享。

2、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更多可以想象的事物。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小班幼儿因为年龄特点的原因,对吃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面包就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在平常的观察中,我发现他们在吃面包的同时也常常会与面包玩起“游戏”:“咬一口,变成桥;再咬一口,变出把枪!……”没想到,面包在孩子们的眼中蕴涵着无穷的变化!

孩子们在生活中对面包自然产生的兴趣,让我意识到应该引导他们大胆的和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在此背景下,我设计了“有趣面包”这一活动。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3

语言活动:花路

活动目标:

1.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

2.能根据画面理解童话故事,体会童话中的美好情感。

3.能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讲话,积极参与文学创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按画页的顺序阅读图书内容,理解童话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每人一本。

2.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朋友看一看,图画上有谁,它在买什么东西?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呢?

2.请小朋友们自由阅读画册,按画页顺序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

二、师幼共读,再次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讲述阅读后了解的故事内容,鼓励其他幼儿安静仔细倾听。

2.引导幼儿按正确的思路、顺序再次阅读画册。

(1)小熊买了什么东西?

(2)它背着口袋到哪里去?小熊心里是怎么想的?

(3)小熊到家后发现口袋怎么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4)春天到了,小路上开满了什么?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指导幼儿逐页翻阅画册边提问时,重点主导幼儿看懂主要人物的活动,理解故事情节。

(5)讨论:为什么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三、倾听故事,讲述故事。

1.请小朋友边听故事录音边翻阅画册。

2.故事听完了,谁来为我们讲一讲。

活动延伸:

在午饭后自由阅读故事。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句描述故事内容;

2、能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

三、活动过程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激发幼儿兴趣。

1、师:谁来了?你觉得小兔子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看小兔子的装扮,自由猜测。

2、师:小兔子走到哪里?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猜猜它们在叫喊什么?

??、观察第二三幅图,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到底谁来了帮助小兔子的呢?

2、集体交流理解图片内容

①观察第二幅图师:是谁来帮助小兔子的?象爷爷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呢?你觉得象爷爷的什么像小桥?

②观察第三幅图师:雄兔子过了河心情怎么样?它们会对象爷爷说什么?它们是怎样感谢象爷爷的呢?

??、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冬天不怕冷,知道多做运动可以使身体暖和。

2.喜欢听故事,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幻灯、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故事

边讲故事边播放幻灯

提问:

1.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啊?小老虎看见伙伴们玩得那么开心,他怎么想的啊?

2.好开心哦,他们在玩什么呀?

3.雪地上的是什么呀?看看是不是小老虎的围巾、帽子?他们为什么把帽子围巾脱下来啊?

二、经验回忆

提问:小朋友今天刚来幼儿园,现在的手暖和不暖和呀?冷不冷啊?你们在冬天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暖和起来啊?

三、亲身体验

1.(放音乐)我们一起来锻炼,让我们暖和起来。

2.去翻斗乐玩还会不会冷啊?(会出汗)我们先脱件衣服。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6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2、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小鹅头饰人手一个。

2、情境设置:小“池塘”。

过程:

1、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池塘里游泳,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1)孩子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好吗?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啊,游累了,我们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幼儿随地坐下。

2、结合多媒体,初步了解小鹅的特征并能模仿小鹅的动作。

(1)今天妈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和你们一起玩,看看它们是谁呀?(播放课件)

(2)这些小鹅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出小鹅的特征,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爪子)请幼儿模仿小鹅伸脖子、游泳的动作。

(3)小鹅在水里游得真高兴啊,你们看它们又在干什么了?(唱歌、跳舞)它在唱什么歌?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3、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小鹅到底在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完整播放课件)

(2)你听到小鹅在唱什么歌吗?(引导幼儿用古诗里的句子回答)

4、再次完整欣赏古诗《咏鹅》。

小鹅唱的歌真好听,我们跟着小鹅一起唱好吗?

5、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1)小鹅一边唱歌还一边跳舞呢,我们也学着小鹅边唱边跳,好不好?

(2)想再跳一遍吗?这一遍要大声地唱给小鹅听。

6、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古诗《咏鹅》。

这一次,小白鹅想找个朋友一起表演,你们愿不愿意呀?

7、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鹅做了好朋友,还学会了小鹅的歌,你们觉得高兴吗?天也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一起和小鹅说再见吧。(幼儿和小鹅道别后一起游回家)

语言领域的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图片一一对应的帮助下记忆儿歌的内容

3、通过活动会简单地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苹果、梨子、葡萄、西瓜实物,水果图片,四种颜色的圆形卡片,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师出示魔术箱。

2、逐一从魔术箱里取出苹果、葡萄、等水果,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出示相应颜色圆形卡片贴于黑板上)

小结:这些水果宝宝听说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别的聪明,所以特意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二、编儿歌:

(一)、给苹果编儿歌。

1、什么水果红红的?(出示“问号”“水果”图片)

2、幼儿回答。苹果红红的。(教师出示对应红圆形图片、红苹果图片)

3、师幼对答: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二)、给梨子编儿歌。

1、什么水果黄黄的?

2、幼儿回答。梨子黄黄的。(教师出示对应黄圆形图片、黄梨子图片)。

3、教师结合黑板图片,根据苹果的句式把关于梨子的儿歌完整说一遍。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三、游戏:大声小声游戏。

1、我大声提问题,你们小声回答;

2、再来一遍这样的游戏,我小声提问题,你们大声地回答。

四、给西瓜编儿歌。

1、西瓜说:小朋友们,请你们快点来帮我也编一首像苹果和梨子那样好听的儿歌好吗?

2、请个别幼儿根据苹果的排列把西瓜的图片出示出来,并完整读一遍。

五、给葡萄编儿歌。

1、什么水果紫紫的?

2、幼儿回答。葡萄紫紫的。(教师对应紫圆形图片、红苹果图片)

3、师幼对答: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4、我这首儿歌还没有名字了,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水果和颜色,也编了一首儿歌。我们大家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儿歌来念一念吧。

六、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水果歌》

生活中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它们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它们都是什么水果,什么颜色吗?指幼儿说。

七、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找找水果,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编儿歌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小班体育活动教案6篇

健康活动教案优秀6篇

健康活动教案优质8篇

健康活动教案推荐6篇

健康活动教案6篇

小班活动教案精选8篇

小班活动教案模板6篇

小班活动教案最新6篇

小班活动教案优秀5篇

户外活动大班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292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