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应急预案有助于提高应急响应的协调性, ,小伙伴们在遇到一些特别环境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卫生室应急预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卫生室应急预案篇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酒店宾客及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酒店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一、成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xxx(总经理)。
副组长:总经理助理。
成员:(质检部经理、客房部经理、餐饮部经理、保安部经理、人事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值班经理)。
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处理小组成员到达之前,由现场值班经理负责处理。
二、酒店公共卫生应急小组职责:
1、负责设立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负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3、负责向卫生监督所报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电话:xxx。
4、负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善后协调处理。
三、传染病事件应急措施:
1、酒店公共场所要保持卫生洁净,空气流动更新。宾客接触设施设备及时消毒清洁。
2、客房客用棉织品及易耗品一客一换,日常用品一客一消毒。
3、当酒店公共场所发生疑是传染病事件,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向部门经理报告。所在部门经理及时向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xxx,由总机通知小组成员及时到位。
4、所在部门经理在报告的同时,及时隔离疑是传染病区域,监控相关人员。必要时请酒店保安部人员协助完成。
5、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送医就诊、是否向卫生监督所报告。
6、由当地卫生预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应急处理小组协助处理相关善后工作。
四、饮用水安全事件应急措施
1、酒店向宾客提供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向饮用水供应商索要相关证件备查。包括饮用水及饮水机生产单位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批件、检测报告。
2、向宾客提供的杯具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确保杯具洁净安全。
3、当酒店发生饮用水安全事件时,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向部门经理报告。所在部门经理及时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报告,由总机通知小组成员及时到位。
4、所在部门经理在报告的同时,保护好现场。密切关注相关人员,及时送医就诊。
5、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向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xxx。
6、由卫生监督所查明事件真相,酒店应急处理小组协助处理相关善后工作。
卫生室应急预案篇2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健全领导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组长:xx
副组长:xxx
组员:全体中层年级组长及全体教师
学校校长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以校长xx为组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为总支委员,成员是全体教师。
组长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安排并领导协调处理落实本预案所有相关工作。负责指挥现场抢救、处置,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报警,接待上级来人及应对新闻媒体。
副组长职责:分工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完成事故处理的各项任务。协助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处置、报警,负责处理好事件全过程的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
组员职责: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高效有序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落实到个人为: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三、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和教师综合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xx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2、重视信息的收集。与属地医院建立联系,收集学校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教育系统内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
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
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学校须报县教育局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现场,待确认后交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卫生室应急预案篇3
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对准备,指导和规范辖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工作原则
(1)依法防控,科学应对。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预案规定,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作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
(2)预防为主,有效处置。
不断健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体系和防控机制,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风险;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
(3)加强宣教,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积极组织、动员公众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活动。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二、应急组织管理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小组
组长:xxx(负责医院全面工作)
副组长:孙xx(负责临床感控工作)
张x(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王xx(负责辖区内疫情上报、跟踪工作)
成员:刘x(救护转运、预检分诊、传染病分诊、防控物资调配)
林xx(乡村医生防控指挥、流行病学调查)
孙x(检验科)
李xx(药品供应)
刘xx(院内消杀)
李xx(放射科)
2、应对准备
2.1预案及方案制定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总体预案并根据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时调整防控对策,其他各工作组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制订相应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方案和技术规范。
2.2定期定时群内上报
动员乡村医生收集上报回乡人员,特别是重点地区人员回乡情况的收集上报,重点监控。
2.3妥善做好病例转运
要做好人员、设备、设施、药品、防护物品等准备,做到及时、科学、规范洗消,工作人员按规定做好自身防护。要做好病例转运交接记录,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2.4宣传教育
积极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宣传教育等工作。负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工作的技术支持。
2.5督导与评估
根据职责分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准备工作的自我评估与检查。
卫生室应急预案篇4
根据xx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文件x疫指办〔20xx〕xx号文件《转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流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疫情情况以及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预案。
一、常态化工作要求
1、扎实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积极申领安康码提升预检分诊效率,完善预检分诊排班值班制度,做到无缝隙式预检分诊排班制度。无安康码人员,应做好预检登记,登记应齐全完整,使信息具备可追溯性,并嘱病人佩戴好口罩。
2、规范医院感染管理
认真落实“一人一诊室,一人一陪护”政策,减少人员的聚集,做好1米线的宣教,提高病人的`防护意识。所有医务人员应严格落实每日上下午测体温制度,佩戴好口罩,穿好防护用品。
二、应急响应
1、我乡域内出现1例确诊病例暨启动院级三级响应。院长带领全院各力量对全乡各村进行密切接触者摸排和健康监测;
发现发热或干咳病例由院转运小组立即转运至x县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并将及时将信息上报县疾中心和县卫健委,落实日监测、日报制,三级包保入村督导。院消杀小组协助做好密切接触者环境消杀工作。
2、我院接诊1例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县卫健委和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病人转诊至x三院进一步确诊。并启动二级响应,首先对该病人接诊区域应立即停诊全面消杀, 密切接触者(含接诊医务人员)在过渡隔离区进行留观,待病例结果出来后进行下一步处理。其次若该病人为确诊患者,安排所辖村卫生室做好该病人密切接触者排查做好健康监测上报,前期留观病人应转x县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隔离观察。该病人排除新冠可能,密切接触者方可解除隔离。
3、我院出现门诊和住院多个区域内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一级响应,上报卫健委和乡疫情指挥部,全院停诊。以上人员的隔离观察按照上级疫情防控部门指示进行操作。对院区进行无死角式消杀,待疑似病例结果出来后进行下一步工作安排。
各级各类人员应严格按照院公卫办〔20xx〕x号文件《关于成立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及公卫办〔20xx〕x号文件《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进一步压实包保责任夯实基层防控措施的紧急通知》中所规定的职责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卫生室应急预案篇5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感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洛南县应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综合工作方案》,特制订本预案。
一、总则
(一)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各医疗卫生单位设立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
(五)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一)洛南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杨恩儒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蔡鑫生
县卫生总支书记、副局长
刘旭东
县爱卫会主任、副局长
冯宝华
县卫生局副局长
吕振平
县卫生局纪检组长成员:杜安锁
县卫生局主任科员
王丙辰
县医院院长
袁洛平
县中医医院院长
郝金城
县疾控中心主任
王惠平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常建民
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姜卫军
县合疗经办中心主任
乔书勤
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职责:
1、全面领导本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医疗救治重大事项的决策、督查落实和指导工作。
3、负责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
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中心,决定人员疏散或隔离,并依法对疫区封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周晓菊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乔书勤、周淑霞、雷爱国、乔会芳、殷荣、王亚斌、贺长存
职责: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与县突发事件应急各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负责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组织
1、医疗救治小组及医疗救护队(1)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县医院、县中医医院院长
副组长: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分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抽调业务技术人员组成职责:负责全院应急医疗救治工作,负责本院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制定工作,成立医疗急救、护理、后勤保障等相关组织;负责组建现场医疗救护分队,接受领导小组的派遣;负责本院内的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的信息收集、汇总、报告工作;负责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现场医疗救护队第一救护队
队长:王丙辰
县医院院长
3副队长:万立
县医院副院长成员:彭超敏
县医院内二科主任
惠民智
县医院外一科主任
姜秋岁
县医院外三科主任
宋江山
县医院急诊科主任
郭军玲
乔桂芹
张静吴波第二救护队
队长:袁洛平副队长:王接民
洪秀珍成员:张遐智
刘东风
杨玉鑫
高新洛
赵建民
赵抗山
李哲
孙英
沈淑霞
张学敏
程荣县医院外二科护士长县医院内三科护士长县医院总护理部干事
县医院司机
县中医院院长县中医院副院长县中医院副院长县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县中医院办公室主任县中医院外科主任县中医院骨科主任县中医院外三科副主任县中医院内二科主任县中医院总护士长县中医院骨科护士长县中医院外科护士长县中医院司机
县中医院司机
2、疾病控制组:
组长:蔡鑫生
县卫生局总支书记、副局长副组长:郝金城
县疾控中心主任
孙娟娟
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
成员:县疾控中心流行病科所有职工、各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所有职工
职责:负责全县突发事件后疫情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灾害区疫情处理方案制定工作;负责疫点消毒和疫区资料信息汇总报告工作;指导相关人员对疫区的消毒、封锁;接受指挥小组的领导,完成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卫生监督组:
组长:冯宝华
县卫生局副局长副组长:王惠平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雷爱国
县卫生局法监股股长成员:监督所所有职工
职责:负责全县疫点水质监测,生活饮用水安全等工作;制定饮用水、生活饮食标准;指导全县生活用水等管理工作;规范救治小组的质量建设。
4、卫生宣传组:
组长:刘旭东县红会副会长、爱卫会主任、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殷荣
县卫生局爱卫股股长成员:爱卫会所有职工、各医疗单位分管领导职责:负责救治过程中先进人物事迹报导宣传工作;5负责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评估和对灾民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社会对灾区物资和资金的捐献、收集、宣传、统计、上报和其它工作;完成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5、后勤供应组:
组长:吕振平
县卫生局纪检组长副组长:周淑霞
县卫生局纪检监察股股长
乔会芳
县卫生局财务股股长成员:各医疗单位后勤科室所有人员
职责:负责对突发事件的所需物品设备、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负责车辆和各种急救物资的调配和应急;负责参加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
三、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医疗救治工作程序
1、120、122接到突发事件急救信息,应迅速派出救护车赶赴现场,同时报告本院,医疗单位要及时报告县卫生局。
2、各医疗机构在接诊急救病人时,如发现重特大灾害事故信息,应迅速报告县卫生局。
3、县卫生局在预案启动后,应立既向各医疗单位下达紧急救治任务。
4、各医疗单位院内救治迅速到位,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救治准备工作,确定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
5、各救治医院确定专人负责,伤病员救治情况的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县卫生局报告。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①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②发生或者发现不同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③发生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的;
④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7、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不得漏报和瞒报。
8、突发事件报告电话0914-7322757 。
五、附则
(一)各医疗单位根据《洛南县卫生局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预案》制定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本预案由卫生局医政股负责解释
(三)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电气应急预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