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将写事迹当成是欣赏人物故事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大家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58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明职工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明职工事迹篇1
在新林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新林村卢琳芝、周琳夫妇一家。
卢琳芝今年45岁,小学文化,为人和善、纯朴善良,家中人口4人,两个女儿,一个还在上学。丈夫是中共党员,夫妻和睦,生活快乐美满,把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是移民群众广大家庭学习的楷模。
一、家庭团结、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联十分亲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平时村里的各项活动,她都热心参与,在文体娱乐活动中,更是经常见到他们一家的身影,虽然家庭重担一再压的她喘但是气来,但是她依然以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着生活中的一切。
二、崇尚科学、勤劳致富
她自主创业,勤劳致富。在新林村担任食堂工作人员之余,还在家经营豆芽生意贴补家用。由于豆芽生产需要每一天换水3、4次,经常半夜还要起来换一次水;早上天不亮还要到菜场销售,中午再到村里食堂做饭。虽然辛苦,但是眼看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她毅然觉得很快乐。
三、率先垂范,做子女的楷模
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发奋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两个女儿做出榜样。
1、生活俭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她们的教育下,她的孩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发奋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他们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仅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情绪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她们的两个女儿文明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十分为大人着想。
卢琳芝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正因她们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那么的文明守法,那么团结和睦、那么融洽,她们是热爱生活的家庭,这个家庭愿意并肩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文明职工事迹篇2
xxx,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全科医师,现任内乡县乍曲镇卫生院副院长。1999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在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严格自律,对工作满腔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极端负责,以强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赢得广大病患的信赖,被群众称为“信得过的好医生”。十八年来,他曾荣获“内乡县优秀医生”、“南阳市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南阳市糖尿病委员会委员”“南阳市急诊委员会委员”“南阳市胸部疾患委员会委员”等光荣称号。
xxx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做一名患者满意的好医生。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没有爱就当不了好医生。作为一名医生,xxx始终把爱心贯穿于业务服务之中,将事业心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将责任心贯穿于业务工作之中。一路走来,无论亲朋好友,还是陌生的患者,亦或者干部群众,他都一视同仁,一切以患者着想,能用廉价的药治好的病,绝不用昂贵的药物治疗,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他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以医院为家,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他坚持“患者至亲”,一路播撒医者仁心;他坚持“事业至爱”,以无数汗水推动卫生院辞旧迎新;他坚持“医德至上”,注重培养以德为先的医疗人才。他就是内乡县乍曲镇卫生院副院长——xxx!
文明职工事迹篇3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称羡的家庭。他们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他们尊老爱幼、教子有方,他们热心公益、邻里和睦,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家庭生活画卷,诠释了家作为爱之港湾的真谛,受到了单位同事和邻里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住在洞口镇文昌北路152号的小李、小刘一家。
一、爱国守法、恪尽职守
爱国守法、恪尽职守是该家庭的第一美德。小李同志参加工作36年来,自始至终坚持在公共卫生服务一线,先后在山门镇中心卫生院、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作为疾控战线的一名老同志,他坚持勤奋学习、忠于职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工作几十年从无差错,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全县的疾病控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历年来多次立功,屡次被评为市、县“疾控工作先进个人”,所获荣誉数不胜数。小刘同志先后在县胶链厂、县药材公司上班,作为一名有23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牢记入党誓言,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长期以来以一片赤子之心积极献身于我县工业生产第一线,曾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
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相濡以沫人生路,小李、小刘夫妇结婚30多年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小李同志长期以来担任单位领导职务,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重任就全落在妻子小刘的身上。对此,小刘从无怨言,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乐于当好贤内助,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家相夫教子、服侍公婆,小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一家人其乐融融。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这个家庭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个家庭里婆媳相互关照,相互理解,婆媳相处的这些年,别说吵嘴,连脸都没红过一次。婆婆小刘退休在家,任劳任怨地照看孙女,确保儿子、儿媳全力以赴地投身工作。儿子李正文在洞口镇镇政府工作,担任计育办主任,多次立三等功。儿媳吴志平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护士,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小刘曾经因意外受伤,腿脚行动不便三月有余,其媳吴志在生活上、感情上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婆婆,为了让婆婆减轻腿伤的痛苦,坚持每天早晚给婆婆擦洗身子,把临近的亲戚请到家里聚一聚,陪婆婆聊天解闷。婆婆逢人便说“儿媳就像自己亲生的闺女,我儿能找到这样一个好媳妇,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
三、热心助人、邻里团结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和延续下去。小李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健身锻炼,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洁身自好,清正廉明
家庭的廉洁需要夫妻双方有共同的认识。小李同志担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县卫生防疫站)副职二十余年,洁身自好,清正廉明,并以清廉的作风严格要求家庭成员。其子李正文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乡镇计生办工作,先后担任乡镇计生办副主任、主任职务,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工作岗位,面对诱惑他都义正严辞地拒绝,坚决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坚决不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坚决不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事,为这个幸福家庭增光添彩。
五、勤俭持家,生活俭朴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经常教育晚辈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影响下,全家衣着朴素大方,生活精打细算,用之有度。
小李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极其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构建了一个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等传统美德。愿小李一家永远健康和睦,愿我们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出更多的温馨、和谐、向上的五好家庭。
文明职工事迹篇4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推动船行,船扬起风帆。家是温暖的避风港,给我们遮风挡雨。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遵纪守法,认真负责是必须要坚守的原则。自20xx年入职以来,李同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工作。办公室每天都会有许多群众前来办理业务,每当有群众咨询时,她都会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政策,为他们指引办理业务的窗口,尽自己所能方便他们的业务办理。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核对每一笔往来账目,每月按时提交各类财务报表,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虽然已经工作3年,但仍不忘记学习,闲暇时间认真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生活和工作是同等重要的,在生活中,作为女儿和儿媳,她和先生每周都会抽时间回家看望双方的父母,给他们搭把手收拾屋子,买菜做饭。她的爷爷已经89岁高龄,每天晚上她都会和他打视频电话,把工作或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跟爷爷讲。作为妻子,她和先生互敬互爱,相濡以沫,要建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夫妻关系。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他们每天都会给对方加油打气,下班后交流工作当中的问题,互相给出意见和建议,一起出门锻炼,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众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崇尚节约,反对浪费,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做到勤俭节约。下班后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材料选择双面打印。生活当中不盲目追求物质,不攀比,合理理财,做到开源节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夫妻恩爱,老少共融,充满温馨,家业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富强。李李的家庭虽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是却让她非常骄傲,因为父母安康,夫妻和睦。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经营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努力,而她也将继续奋斗,不断为自己的家增砖添瓦。
文明职工事迹篇5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亲的祖孙四代,也有主妇残疾的哥哥。30年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饭,一屋住,家庭成员至今从未红过脸,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胜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这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儿子子承父业,经营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儿子远赴贵州发展,成立名副其实的青年企业家,企业涉足建材、矿产资源、房地产、酒店、商业超市等行业,全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这也是一个备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尊重的家庭,数十年来,家庭成员倾心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弱济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坐在小方家的庭院中,听着他侃侃而谈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含义,深深地为这个家庭所蕴含的魅力所折服。小方先后担任了湖坊公社农技员、农技站长、农民副乡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务,并于2019年退休。退休了,这位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并没有因为岁月更替、职位变换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怀着一颗为民奉献的丹心,小方又接着在新农村建设上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2019年湖坊镇湾里自然村被上级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亲们渴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盼了几十年,深受群众信赖的小方,被村民推选为理事会顾问。老百姓说,有了方书记来村里管事,我们最放心。
为了将湾里建设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农村,小方将自己的整体构想告诉了远在贵州遵义创业的小儿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话:我从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再说,回报家乡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湾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咱家的事!儿子方勇军被父亲所感动,承诺:除上级专项划拨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外,其余所需建设费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担。
那些日子里,小方不顾自己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心脏病可能随时发作的危险,经常忙里忙外,操心费力。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他头戴草帽,挽起裤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又提着热水瓶跑前跑后给正在建设新农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茶,给大家加油鼓劲。
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小方一家投入83万元资金。巨额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换来了湾里面貌的大改观。2019年湾里在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评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最美的村庄6之一。2019年、2019年湾里6组新农村建设图片在人民网滚动播出60批次。从省内外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对湾里新村的建设赞叹不已。
如果说方家是一栋生机盎然的房子,那么每一名成员就是支撑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个家庭成员看似普通低调,但个个拥有一个宽广的心胸和甘为人梯的奉献情怀。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为社会的和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儿子方勇军开始创业生涯时,大哥方加军已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了一名农技员,后来还当上了镇里的农机服务站站长。凭着钻劲和过硬的育种技术,把农技站经营的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弟弟在当地乡镇水泥厂上班并通过入股煤矿挣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当地的一家水泥企业改制。工作量骤然增加,工作强度加大,资金、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在弟弟创业启动缺少资金时,方加军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还以自己的名义贷了20多万给弟弟;一听说弟弟要远赴贵州发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业需要人管理时,毫不犹豫地离开农技站,到弟弟手下当了三年的厂长,直到弟弟将所有业务全面转往贵州发展时,他才重新回到农技站,由弟弟投资成立了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干回了自己喜欢的老本行。
如今小儿子方勇军的蛋糕越做越大,独资的10家企业分布在黔、赣两省,已形成以水泥为主,科、工、贸、农多业并举的综合性经营实体,各类企业累计年实现利税6000多万元。没有兄弟姐妹之间团结互相扶持,没有来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业不可能发展至如此规模。方勇军对此满怀感激。
回首1969年到铅山湖坊落户至今,小方对自己家的变迁,总结为"三个变"和三个不变"——变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变的是家庭由农耕迈向企业的生活方式,变的是由温饱转向小康的生活质量;而不变的是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光荣传统,不变的是和谐美满、敬老爱幼的家庭关系,不变的是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的确,和谐、敬业、勤俭,铺就了方家事业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