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们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作者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下面是58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1
再次捧起《水浒传》,细细品味,仍有无限感慨……它记叙了梁上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过程,它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它写出众多的梁山好汉的经历与反抗之路,更加突出了“官逼民反”这个主题。梁上好汉们汇聚一堂,他们不分贵贱,不分贫富,都以兄弟相称,这也更加体现了当时人们在封建社会中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与美好的生活。
?水浒传》中的众多英雄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令人感到虎虎生气。里面的一百零八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逵,鲁智深两人虽脾气十分火爆,但却是十分的侠肝义胆,李逵虽头脑简单,但他却粗中有细,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中就足以看出他这个人嫉恶如仇。林冲也曾为八十万禁军的总教头,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属于上层阶级的人物,可最终也不是被逼无奈,逼上梁山的吗?这部书的结尾慷慨悲壮,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它是一个传奇,它是一部不朽之作……
?三打祝家庄》这个片段。在一打,二打都攻不下来的情况下,梁山好汉总结失败的原因,调整作战计划,终于在第三次攻下祝家庄。这使我明白了,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和原因。古人说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智取生辰纲》这一段,在这一段中我也领略出了梁山好汉的机智和勇敢,它告诉我们要懂得运用我们的大脑,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主宰就是因为先人能够勤于思考,若真正要凭“实力”,试问谁敢与狮子一决雌雄。
我从读《水浒传》中明白了这些小道理,如果大家能细读这本书,想必一定能得到些更大的,更有用的道理。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2
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本书滋养着我,伴我度过漫漫长途。我对书如鱼和水,紧紧系在一起不可分开。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小时受爸爸的影响,对书很感兴趣。爸爸便买来了几本名著以陶冶我的情致。但我太小,只是随便翻翻。上学后发现小时爸爸买的书竟是四大名著,便来了兴致,随手拿了一本《水浒传》看看,却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时的零碎记忆在一页页纸中被重现,记忆也随之深刻起来。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
在这昏暗迂腐,官官相护的年代,无数好汉被处处欺压。但乱世出英雄,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们义聚梁山泊,汇成了一股连朝廷也不敢忽视的势力。在一次次征战中,他们为了义,救出兄弟,杀除贪官,却也冲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贼。在几经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让他们四处奔波扫平其他势力,但结果却是,在百经沙场后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戏完结后的惨淡收幕。
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生,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他们是天上108位星辰,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颠覆了我们心中所谓的“义”。何为真正的义,谁也说不清。但他们却说明了一点善、正即义,民心所向即义。他们用自己的义,反对朝廷的腐败。
但当他们实力达到顶峰时,宋江却不顾反对要朝廷招安即使有义,却依然要顾到忠。不是所有义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与义并存。也是他们四处征伐,扫灭那些本与他们同道的贼。从那一刻开始,故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会为了你一点战功,而天真地以为你以忠顺。所以,当他们得胜归来时,硬生生地拆散了他们。
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但转念一想,觉得又能怎样呢?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却也毁灭了他们。但到最后,他们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吴用、花荣随宋江自杀,我眼中便盈满了泪水。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任思绪随那些好汉心神往之。
书,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升华!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3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叫《水浒传》。
书里讲到:“当年天下瘟疫流行,洪太尉奉天子之命来到龙虎山上的上清宫,找张天师祈禳瘟疫。在寺里,有封锁魔君,他把它打开了,结果冒出36天罡星,72地煞星,一百半八个魔君。后来王伦到梁山泊落草,到晃盖杀了王伦,晁盖收纳各方好汉,宋江就在这时入伙的。晁盖死后,宋江一月发现一百单八位好汉。朝廷招安后,他们破辽,又破方腊,最后只剩下三十二员,后来宋江、卢俊义被奸臣毒死。
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替天行道,仗义疏财,专等朝廷招安,民心归顺,所以得一百单八员。他们的后来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奸臣当道,有人仅凭踢球踢得而当上大官,以私报公,瞒着皇帝做事。还有,制度上有问题。首先宋太祖要求不得杀文官,其次是宋军军队人虽多,但战斗力很弱。这也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导致的悲剧。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人。却写宋代的事情,说明他反思宋代的制度,提醒当权者。
宋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忠,最后奸臣要用药毒死他时,他惟恐李逵要造反,先把李逵毒死了。李逵他就像子路一样,很鲁莽,会惹事。但他为人很正直,作战十分勇猛,宋江十分喜欢他。吴用和花荣,他们义气很重,当知道宋江和李逵被毒死后,十分悲痛,于是自杀在宋江墓前。其实他们的精神都体现在梁山泊好汉们的精神,所以他们义气相投,正巧聚在一起。
他们也不是十全十美,很多人急于立功,导致战死,李逵他的脾气很暴躁,所以天天惹事。秦明急于立功,导致战死,关胜因为喝醉了酒骑马,导致跌死。这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的小说,挟击了当代政治的腐败,和赞颂了好汉们的精神,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它的语言与思想都达到了非常深的境界,也给后人竖起一个榜样,让后人学习他们并反思。
希望大家也能看看水浒传。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4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态张狂。这乱世之中一举人因替穷苦之人辩冤纠枉辞官起义,却因领头人居功自傲,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愤然浪迹江湖,与世隔绝。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怀着满腔的热忱与悲愤,施耐庵遇到了同样处境的知己罗贯中,开始了水浒传的创作。
高俅,一个臭名昭着的泼皮无赖,在故事一开始就占用很多笔墨描写他如何因会踢毽子取悦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能指挥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林冲,却因比武赢了高俅举家逃亡遭追杀。越是这不公的社会地位竞争描写,越激发了读者的同情与情绪波动,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此后一群英雄曹盖等人使用智多星吴用的计谋,让身为押司的宋江也落草为寇,群起反之,这“官逼民反”的写作思想变渐渐的透露了出来;“怒杀阎婆”、“景阳冈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火烧祝家庄”、“大破连环马”……这一群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重义疏财的梁山好汉们,渐渐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招贤纳士,劫富济贫,攻打贪官,且所到之处军规严谨,接济百姓,在民间传为佳话。
可能你会惊叹,这不过是从民间搜集来的故事性强的小说罢了,凭什么跻身中国四大名着?这可不是空有虚名啊,你看他描写水功了得的浪里白条:“那人把竹篙一点,双脚一蹬,那条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两只脚把船只一晃,便船底朝天,两人全落入水中。”,“点”,“箭似的”,“一晃”,写出了张顺的灵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陆地上称霸的“黑旋风”:李逵大怒,脱下布衫,双手一架,早抢了五六条竹篙在手,好像扭葱一般扭断了。”这“扭葱一般”,让施耐庵传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当然我读这作品也常会有疑议:如文中“妖术”一次在吴用口中频繁出现;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颈白额大虎当时又饥又渴,跃起必高人数米,武松是怎样在醉酒的情况下抓住它头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战,但这段佳话在人民口中可渐渐成了神话。
事实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国,愁天下的烦躁下能写出如此传神,把各种故事、人物个性融合地天衣无缝,在当时的文化水平来说已能鹤立鸡群了。我常常会努力想像鲁迅一般从他浓重的笔墨中看出一些词来。鲁迅从教科书里看出了满是“吃人”的词,而我从施耐庵的书中看出满是“胸怀”的气魄。那一幕幕细到每一个动作的打斗让人俯首称妙;那“及时雨”宋江喜欢结识英雄好汉,仗义疏财,对有本事的人无论贵贱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扬四海的胸怀和后文不记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亲密和气的领导气概都像极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个在写人物文学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创建人物属性的时候,都会出现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个如己所愿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个的影子吧。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挥笔一书,挥出了如此“落草为寇”的气概,如此昙花一现却现得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5
?水浒传》中所描绘的108位英雄好汉,虽说是曾经盛极一时,可由于他们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阶层,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动机也各有不同,加上梁山的老大宋江希望能凭借梁山这股力量,作为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以实现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尽管梁山也有少许如李逵、阮氏三雄这样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好汉,反对“招安”,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改朝换代,可由于没有掌握主要的领导权,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朝廷“招安”利用,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宋江率梁山众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了表达忠心,竟然充当了镇压另一支农民武装——方腊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几经鏖战,可叹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只余下27人随他班师回朝。即使这样,满以为从此可以论功行赏,向朝廷乞讨到个一官半职的宋江,尽管如愿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官位,由于当权者担心他们“贼心不死”,有朝一日还会再度造反,以赏赐御酒为名,将他和吴用等主要头领毒杀。即使像卢俊仪这种地主豪绅出身的头领也不放过,也以赏赐“御膳”为名暗下水银以其中,使他因水银中毒而“溺水身亡”。
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写这本小说的。小说对宋江的招安,极尽美化渲染,对宋朝的主要当权者一力庇护,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大奸臣”。我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封建统治的无能和罪恶。试想,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并充当这“四大奸臣”的后台,这四大奸臣何以能如此横行?我觉得,要想不再被“逼上梁山”,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招安”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推翻那种腐朽的统治制度才是农民起义的唯一出路。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6
儿时曾因无聊,而捧起水浒这本又大又厚的书,那时看的是漫画版,或是白话文,大多时只是注意其情节的变化,仅仅只是欣赏字里行间透露的侠气,令人心生敬佩。现在么,当时扣人心弦的情节已然忘却,只是模糊的记得,有一百零八个好汉,鲁智深、林冲什么的。现今的再次阅读,以为是回顾,却不想我竟是相当于在读了一本书,与儿时的记忆、书本带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是思维的方式不同了?所以阅读的层次更深了些?我不清楚,看下去吧,说不定若是一年后我再看一遍,会有更多的不同见解。
鲁智深带于我的印象极深,他是一个粗手大脚的花和尚,却也豁达不羁、具有江湖气概的洒脱英雄。以前只觉得他粗鲁,只会耍枪弄剑,甚至一度以为他是个坏人,而现在认为他是个大豪杰。他在野猪林里遇见董超、薛霸,欲杀之,却因为林冲的劝阻而放下手中的屠刀,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的人。还有一次,金家父女身陷险境,他果断摸出银子救济父女俩,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李忠却是死死不愿掏钱出来,后来不情愿的拿出的钱,鲁智深又还了回去。他很仗义,虽然希望别人也与自己一道施舍恩惠,但也不勉强,更不会让没有同情心的人掏出钱来做不愿做的事。
水浒是水边的意思,我不知道施耐庵为何要取这个名字,但是也能略猜到一二,此名定是与一百零八名好汉的义是分不开的。
阅读一本书,不是仅仅因为它是名著,而是要明白深层的含义。对于在乱世间的水浒英雄,果断赞,为侠义,更为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而自豪。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7
在漫长的暑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著之一 —— 《水浒传》。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
在梁山聚义的一〇八名好汉都是被 - 迫走上起义道路,这种逼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恶势力的压迫而奋起反抗,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写《水浒传》时心中充满悲愤,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才能把水浒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心理活动描写得如此详细,环境渲染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吧 !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这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面骂着: 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 一面 大踏步地 走了。假若把鲁智深换成我,我一定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欢石秀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卢俊义被绑缚法场,刽子手已举起屠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 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 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常而我就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我还喜欢宋江。宋江在浔阳楼喝酒,说醉话以及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着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这种沉醉、狂放的状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 - 败的一面。《水浒传》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水浒传义的读后感600字篇8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终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仅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我的祖国,对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我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资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仅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能够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够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活力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我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